事件处理层位于数据采集层和业务应用逻辑之间,主要分为事件处理和解析处理两部分。它根据上层系统发送的定义文件和回发地址,生成报告文件,报告反馈给系统。数据采集层提供了硬件的统一接口,事件处理层则定义了应用系统对RFID中间件的标准访问方式。它对原始RFID数据进一步处理,使数据转化为上层系统需要的形式。
在事件处理部分,数据流从代理接口和缓冲部分接收后,还存在着大量的冗余信息,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过滤、聚合,提取出有意义的事件。我们按解析机制发来的事件,以周期T对数据进行提取操作,按上层定义的业务规则来判断事件类型,并存储在相应的文档中。
在事务处理中存在的大量重复工作,分为阅读器重复和标签重复。标签位于一个阅读器识读范围内,阅读器就会不断地读取标签数据,直到标签离开为止,称为标签重复。另外,当标签同时处于多个阅读器的识读范围内时,它的数据也会被不同的阅读器重复读取。为解决上述问题,对标签重复,我们只记录标签第一次出现和最后一次出现的时间;对阅读器重复,一是在布置阅读器位置时考虑到交叠情况,尽量用最少的阅读器数量覆盖全部区域。同时过滤后的数据流蕴含大量的语义信息。事务处理根据具体的业务规则,对数据流进行分析,提取出有意义的信息。
在解析器部分,为了使系统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在数据采集层,代理兼容了不同的设备接口,使中间件与设备无关。而解析机制则是将上层系统发来的定义文件转化为中间件可以理解的方式。事件周期T和具体业务规则都是由上层定义的,中间件只需按要求进行处理就可以了。报告文件由事务处理机制生成并发送到指定位置,同时在数据库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