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发改委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物联网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专项的通知》,《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等政策规划密集发布,七大应用示范工程已展开实施。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物联网正从概念逐渐落地,并开始系统化应用。15个物联网概念股受益。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记者在无锡看到,航天信息的RFID、传感器技术已经在无锡粮食科技物流中心得到应用,而宁波凯福莱特种汽车有限公司则利用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型救护车”上实现了急救调度计算机辅助管理、电子自动收费、远程诊断、智能导航等多种功能。
正如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所说,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中科院和其他部门一起,研究重点计划,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应用示范等方面落实了一系列的项目,为推进传感技术物联网的发展创造政策环境。
安防、电力、交通三大应用领衔:
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获批:无锡当地物联网概念上市公司有和晶科技、太极实业和长电科技等。大唐电信、通富微电此前曾与无锡合作成立物联网投资基金。
物联网技术、结构、应用三管齐下:远望谷、达华智能、四维图新、国民技术、歌尔声学、汉威电子、北斗星通、国腾电子、海格通信、卫士通等。
《规划》表示,目前RFID产业市场规模已超过100亿元,全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超过900亿元。其中,中高频的RFID技术相对成熟,超高频和微波段RFID则主要依靠进口。现阶段中高频段RFID技术主要应用于身份认证、公共交通、移动支付、门禁考勤等领域,主要由于高频技术成熟且其标准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统一。而超高频应用方面,国内与国际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考虑到超高频和微波段应用具有距离和标签成本优势,未来超高频和微波段RFID将成为应用的主流方向,同时该频段的应用在国际上尚未有明确的统一标准,我国有望率先制定自主的标准体系。
预计中高频段的RFID市场格局未来5年内将被打破,设备生产企业将面临产业升级。《规划》强调了对自主超高频和微波段RFID核心技术的创新攻关,也表明政府未来支持国产超高频和微波段RFID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大批企业将加入到RFID标签、天线、读写设备的设计、制造行业中来,进口品牌的市场份额会受到严重冲击。随着推进物联网发展的步伐加快,政府引导的RFID应用将会大规模铺开,较早介入超高频和微波段RFID的企业发展潜力。
在物联网主要行业应用中,安防(安全防护、防入侵、智能家居)、电力、交通三大行业仍位居前列。统计显示,安防行业的物联网应用最为广泛,市场规模达992亿元,但所占份额已有所下降。而电力行业和交通行业的物联网应用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分别达到了405亿元和297亿元。预计2012年,安防、电力和交通三大行业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181亿元、546亿元和453亿元。
作为主要应用之一的电力物联网,国家电网在此方面积极布局。据国电南瑞集团信息通信研发中心主任甄岩博士介绍,从2009年开始,国家电网就开始了在物联网方面的研究,主持了第一个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承担863、973等20余项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并且,国家电网公司还参与了发改委“国家智能电网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该示范工程将于2013年底建成。
据介绍,电力物联网的建设规划将分为三个阶段,其中2012至2013是规划试点阶段,将着重完成物联网顶层设计,并开展少量试点;2014至2015年是逐步推广阶段,在这个阶段形成完整的电力物联网基础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应用体系;2016至2020电力物联网将完成全部完善提升。
|